餐飲企業喜嘗減稅降費“大餐”:小米粒實現大夢想
編輯:國家稅務總局 來源:國家稅務總局 時間:2019-6-13 閱讀:
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,江西萬年是當今發現的較早種植人工栽培稻的地方,并親筆題寫了“野稻馴化萬年之源”。金土地中出貢米,稻花香里品萬年。從1000年前萬年香米入貢,到如今走上百姓餐桌的“國米”;從推著板車叫賣,到打進沃爾瑪、麥德龍等大型超市,再到在北京等大城市開旗艦店,創出馳名商標……萬年貢米品牌響徹全國。而今,隨著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,萬年貢米產業借力做大做強,繼續唱響“國米”品牌,演繹米業品牌化、跨越式發展的傳奇。
這里出產的大米體長粒大、形狀如梭,其白如玉、光潔透亮,古時曾被欽定為“代代耕作、歲歲納貢”之珍品。在2011年,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萬年縣“中國貢米之鄉”稱號。為進一步發展萬年貢米產業,當地在2016年組建成立了萬年貢米業產業化聯合體。該聯合體包括糧食合作社22個、家庭農場36個,其中的核心企業便是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。
在談及稅收對企業的支持,該集團負責人蔡陽厚很是感慨:“我們企業這么多年來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支持。”
早在2000年,蔡陽厚便與稅結緣。創業初期,集團由于經營模式單一、產品價格高昂,品牌競爭力不強,連續幾年銷售低迷,整體陷入困境,萬年貢米長期埋沒在普通的大米市場里。為支持貢米產業發展,當地稅務部門成立了行業“稅收智囊團”,組織業務骨干對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涉稅輔導。稅務人員對企業農產品收購、發票開具管理進行風險排查,引導幫助企業健全賬務,并在2005年將企業認定為一般納稅人。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好處隨之而來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流轉難題,也為蔡陽厚大刀闊斧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和資金保障。
“正是這一桶金,讓我更有底氣和膽量去拼一拼。” 隨后幾年,蔡陽厚加大投入生產經營,將“小、弱、散”的32家糧食加工企業資源合并起來,重新組建起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。如今,以萬年貢集團為核心的產業化聯合體,精米年加工能力達100萬噸,而集團也實現年銷售收入逾13億元,品牌價值已超48億元,躋身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。
“增值稅稅率下調又給企業發展加了把后勁!”企業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從去年5月1日的11%調整為10%,沒有想到今年4月1日又從10%調整為9%。“別看這百分點的小小改變,一年就能給集團省下近40萬元。”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蔡陽厚滿懷欣喜說道。
萬斗米反哺貢米之鄉,減稅降費不僅僅贏得了企業的連連點贊,還有萬家農戶的笑臉。裴梅鎮荷溪村村民程記栗談起蔡陽厚樂呵呵地說道:“自從參加萬年貢集團的農民合作社項目,我這農民也過上了富裕日子。今年我承包的500余畝土地種上了集團下發的稻種,一年利潤將超過15萬元。”
上篇:
下篇: